IT运维3.0时代之风起云涌

励石创投是一家专注于初创期风险投资和扩展期成长投资的风险投资机构,重点投资于运作主体在中国及美国市场的初创型及成长型企业。励石创投以“成为一家有价值、受尊敬、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投资机构”为愿景,结合其自身LP及产业链资源,通过对资本和管理的帮助,促进企业创新与成长。励石创投重点关注人工智能、企业服务、消费升级等领域的投资。

概述:云计算时代,市场对高效运维的需求和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是云运维得以兴起的根本原因。传统 IT运维问题日显,IT 运维转型是必然趋势IT 运维管理的发展经历了网络管理、系统管理和服务管理三个阶段。下文就让我们一起来下IT运维3.0时代云运维市场,发展趋势和投资机遇。心和消费需求。

IT 运维历史进程

IT 运维管理的发展经历了网络管理、系统管理和服务管理三个阶段。

1.0时代 IT 运维历史

最初 IT 运维管理主要集中在对设备的监控、保证网络连通性上。

2.0 时代 IT 运维历史

20 世纪 80 至 90 年代,随着信息量的增加和管理决策的需要,IT 管理重点向系统管理转移,关注系统可用性。

3.0时代 IT 运维历史

近年来,IT 运维进入到 IT 服务管理阶段。服务从 ITSM(IT 服务管理)向 BSM(业务服务管理)演变。

ITSM

结合了高质量服务不可缺少的流程、人员和技术三大要素,面向过程、以客户为中心,是企业 IT 管理人员管理企业 IT 系统的有效实践。

BSM 阶段,

IT 运维开始强调从业务目标角度出发来优化 IT 服务,力求做到 IT 与业务的融合,以确保 IT 能够支持业务目标。

市场预测

根据思科的研究,2014 年到 2020 年,全球 IDC 的工作负载总量将实现 20%的复合年增长率;并且到 2019 年,超过五分之四(86%)的工作负载将在云数据中心中被完成。国内也正在经历着传统数据中心云化、数据中心工作负载剧增的浪潮。未来几年,受益于国内云计算的蓬勃发展和数据中心的负载增加,云运维将迎来巨大的产业机会。

根据451 Research的最新研究报告:《服务提供商面临的数字化转型机会:基础设施之外》。到2018年,云托管服务市场75%以上的完全成功的实施将由技能娴熟、高瞻远瞩的专业托管服务提供商来交付,它们拥有云原生、以开发运维(DevOps)为中心的服务交付方法。

根据 IDC 的预测,中国云计算的支出将在 2017 年达到 69 亿美元,2012 年到 2017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高达 27.8%。

预计 2018 年中国 IDC 市场规模将达 1400 亿元。数据中心作为日益重要的 IT 基础设施,对于运维的需求非常强劲。此外,银行、电信、 政府等重点行业在新时代下对 IT 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不断提高。种种市场因素刺激云运维的产生和发展。

IT 运维分类

包括:业务系统和 IT 运维人员进行的综合管理。配备专职 IT 运维人员的企业会自行进行 IT 运维管理;而其余企业选择将 IT 部门的职能全部或部分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 IT 外包公司管理,集中精力发展自身的核心业务。

自信息化普及以来,IT 运维对企业的发展而言不可或缺,因其能保障企业“网络不断、系统不瘫、数据不丢”,在保证各类 IT 基础设施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对关键业务提供良好支撑,使企业的核心业务能够实现不间断、高质量的运行,最终保证并提升公司的运营效益.

传统 IT 运维遭遇两大瓶颈痛点。

一、随着传统 企业信息化的深入,企业越来越多的业务应用依赖于 IT 来驱动,这意味着 IT 需求变得越来越强,服务器等数量爆增,管理起来日益繁杂,IT 部门如何快速响应业务需求成为一大难点;

二、 云计算、虚拟化时代的开启,在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面前,需要灵活自动地去管理虚拟的计算节点、存储和网络等资源,原来单一、物理的设备变为了动态、虚拟的资源。若传统 IT 运维 模式不进行升级转型,结果会是死路一条。

综上,云计算、大数据时代下,IT 运维转型是必然趋势。

市场定义/描述:

公共云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以一种自助式、高度自动化的方式来交付计算、存储和网络等资源。领先的公共云IaaS提供商还提供平台即服务(PaaS)功能及其他云软件基础设施服务,作为其集成式IaaS+PaaS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客户因此需要IT运维管理。客户需要相应的专长,以便选择合适的服务元素并合理配置,负责在IaaS计算实例上运行的访客操作系统、中间件和应用程序。此外,云IaaS在治理和财务管理方面带来了新的挑战。

推动企业采用混合云/多云环境的主要因素包括:

  • 1.可灵活地选择工作负载可以在哪里运行(64%),
  • 2.扩展IT资源容量(56%),
  • 3.最大限度地提高现有的本地IT投资(56%)的回报率。
  • 在速度、敏捷性、创新和安全及风险之间力求适当的平衡,这常常是中小企业和快速发展的大企业业务部门采用云的主要因素。

云计算时代的 IT 运维转型升级向云运维方向发展

  • 包含两方面内涵:运维技术的云化和对云的运维。
  • 其一,云运维指的是通过云计算相关技术进行 IT 运维操作,是传统 IT 运维转型优化的趋势。作为云服务的一个新兴的分支,云运维与云存储产品、云主机产品类似,由各大云服务提供商通过自主研发推出相关的解决方案和产品。
  • 其二,云运维指以云平台作为运维对象,这是从运维的对象划分形成的概念。云托管运维服务,服务通过专业运维团队提供对云平台的远程运维

综合来看,以云技术进行运维是云运维的主流概念,以云平台作为运维对象视为其内涵的一个补充。纯粹CMP云平台更多是概念炒作,IT自动化工具将迎来广泛应用,提供领先专业云运维的公司,拥有大量IT自动化工具,在大规模提供商方面拥有深厚的技术专长,利用自动化的托管服务,能够交付针对云优化的解决方案,不管客户在部署新的云原生应用程序,还是从现有的传统数据中心迁移原有的工作负载。这种专长深度和技术集成让这类MSP有别于大批的数据中心外包(DCO)提供商,后者提供的解决方案基本上把超大规模提供商当成它们仅仅是虚拟化平台。这样的平台实际落地能力强,技术和客户在行业处于领先优势,更具备投资价值。

客户需求:

客户常常想要从第三方得到云IaaS方面的帮助,或者是短期的战术方案,或者是长期基础设施管理战略的一部分。因而出现了托管服务提供商和专业服务提供商组成的生态系统,在IaaS解决方案上面提供服务。这些托管服务提供商(MSP)是一种云服务代理商。

客户常常想要从第三方得到云IaaS方面的帮助,或者是短期的战术方案,或者是长期基础设施管理战略的一部分。IT负责人期望混合云/多云环境具有弹性,能够满足其特定的工作负载要求。IT领导人还采用混合云/多云环境,在私有云/公共云与本地/异地环境之间迁移工作负载。

举例例如:

Oracle迅速行动起来,提供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的关键因素。Oracle客户继续将数据库工作负载迁移到亚马逊网络服务(AWS)及其他提供商的云平台上,希望在优化工作负载方面获得灵活性。

下图按全球地区比较了购买基础设施服务的兴趣。

云管理平台(64%)、私有云(63%)、集成服务(57%)和云自动化及编排(56%)是IT领导人正在考虑从服务提供商处购买的四大混合云/多云功能。IT领导人考虑从服务提供商处购买的另外服务包括:应用程序及工作负载迁移(55%)、构建和实施服务(46%)、云代理和市场解决方案(46%)、咨询和规划服务(41%)以及工作负载布置(40%)。

57%的IT领导人希望与托管服务提供商(MSP)和托管主机提供商(MHP)合作,确保混合云/多云实施和管理支持。55%的IT领导人计划与安全服务提供商合作。这些调查结果体现了MSP在拓宽它们今天提供、未来计划提供的服务和受支持平台的广度方面有多成功。

云运维功能:CMP、托管服务以及专业服务(咨询和实施):

1.云运维必须有一个管理门户网站,提供云提供商帐户的云服务费用管理(CSEM)和治理,包括与身份管理集成。提供额外的CMP、IT服务管理(ITSM)或其他自动化功能。理想情况下,这些服务是在不限制客户访问云提供商的自助服务和原生管理功能的情况下交付的。然而,一些客户青睐面向网关的CMP,这要求通过CMP及其审批工作流程来完成所有的配置。

2.云运维必须提供技术支持,可能还要监控、配置、保护和管理云提供商的所有服务元素。它还管理计算实例,可涵盖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和应用程序基础设施,另外涵盖并不驻留在云提供商内部的补充性服务组件。

3.云运维的专业服务(独立销售或与托管服务捆绑销售)必须包括解决方案架构、工作负载迁移服务和DevOps自动化。

巨头布局:

国外企业如 IBM、BWC、HP 等企业在云运维领域的产品和布局为国内运维企业 发展提供了借鉴。

1.IBM

在原 Tivoli 产品的基础上推出适用于云环境的运维管理解决方案,简化云管理并实 现数据中心自动化,向云运维转型。IBM 不但提供适用于云环境的运维解决方案,而且还支持以云服务的方式交付运维软件产品,这是IBM向云运维转型作出的另一方面努力。

2. BMC

也在云运维领域大力布局。BMC Cloud Lifecycle Management 能够帮助企业实现云服务的高速可靠交付,同时利用智能分析工具,提早预测并解决性能问题,监控并预测资源消耗情况,以更加直观的方式进行运维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帮助企业降低云服务成本。

3.惠普

除了进军运维云平台的市场,惠普从 2014 年起开始重视用 SaaS 模式交付运维产品,启动传统 IT 运维向云运维的升级转型

  • 通过国外云运维龙头的经验,云运维的发展路径主要分为两大方向:
  • 1.将 IT 运维软件和服务的适用范围扩展到云环境、云平台甚至混合云环境
  • 2.将已有的 IT 运维软件结合云技术、云平台以 SaaS 的形式提供给客户。
  • 第一个方向要求运维厂商针对云计算环境、云基础设施的特征,提升软件对底层环境的兼容性,添加面向云环境的特性,克服虚拟环境、混合环境的复杂性给运维软件带来的全新挑战。
  • 第二个方向则要求运维厂商利用自有的数据中心 或与公有云 IaaS 或 PaaS 提供商合作,基于互联网为客户交付运维软件的使用权,并按使用量或使用时间计费。

投资机会

  • IT 运维转型升级机会大,细分领域风起云涌将涌现龙头企业
  • 1)从市场看,云计算蓬勃发展,市场规模增速快,云计算在中国的落地和繁荣将成为云运维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
  • 2)从政策层面看,国家政策 鼓励发展“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提高各行业信息化建 设水平,促进运维需求增长,推动传统运维向云运维转型,同时国家建 设绿色数据中心的要求将推进智能化运维的发展,为运维转型升级提供 动力。
  • 3)细分领域专业化程度尚低,产业与资本仍在酝酿。
  • 云运维市场尚处蓝海,市场需求缺口已形成,但技术成熟、市场稳定仍需时间。云管理平台领域受市场关注程度高,有很多创新企业进入该领域,也有大量传统老牌运维企业向云运维转型,提供云平台的运维解决方案,但是就目前来说,尽管云管理平台风头正盛,该细分市场仍未实现稳定的市场格局,和广泛的产品应用、服务交付。近年来,企业纷纷布局“运维云平台”定义下的云运维,但由于出现时间较短,它们大多尚未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龙头企业仍在酝酿,市场仍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 4)SaaS 云运维兴起,云运维细分领域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云运维既包括“云管理平台” 定义下的运维云的平台,也包括运用云计算相关技术提供运维服务。第二种定义下,当属 SaaS 云运维现阶段的发展最为迅速。SaaS 云运维是传统 IT 运维转变服务交付模式的结果,是指以按需付费的方式通过互联网直接向需求企业提供运维软件的使用权。SaaS 云运维之所以兴起, 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老牌 IT 运维厂商发起“反击战”,希望利用已有技术优势,结合云技术,为用户提供更灵活便捷的运维体验,满足用户不断进化的管理需求,从而扩宽运维市场份额。由于第二种定义下的云运维只是在原有 IT 运维的基础上结合了云技术,运维对象和流程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所以云运维仍然可以按运维管理的内容分为八个细分领域:设备管理、应用/服务管理、数据/存储/容灾管理、业务管理、目录/内容管理、资源资产管理、信息安全管理、日常工作管理。

我们认为,创业公司竞争优势投资应关注关键点:

  • 1.具有技术优势的公司将在红海竞争中打出差异化,更容易占据上风。云运维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同时也在变成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领域。这时候,只有领先的技术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红海中打出差异化,在同质化的云运维服务中占据一席之地。
  • 2.细分领域的深耕细作将使公司牢牢抓出企业用户。高的用户黏性是企业级服务公司成功 的必要条件。深耕于细分领域的企业能够提供通用型公司所不能提供的差异化云运维服务,因此用户的转换成本将非常之高。基于此,用户将会产生持续地付费行为,使得公司的云运维产品拥有极高的用户黏性。
  • 3.客户资源的把控将决定云运维公司的成败。作为企业级服务,如何有效地获客将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命题。和直接面向消费者的产品不同,企业级云运维的产品的使用者和付费者是不一致的,这将会导致极高的获客成本。因此,客户资源的获取和客户资源的维护将会直接关系到云运维服务的销售,而销售直接关系到公司的业绩和收入。因此,强有力的客户资源将助力云运维公司脱颖而出
  • 4. 综上所述,在云运维领域,在技术有领先优势、在细分领域深耕细作、对客户资源有较 强把控力的企业,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客户,在同质化竞争中打出差异化路线、并且以高的用户黏性和高的用户续费率源源不断地为公司创造价值并且产生现金流。因此,这部分拥有综合优势的企业将更有希望在 IT 运维转型升级领域中脱颖而出。

投资机遇总结

  • 我们认为以下领域存在投资机会:
  • 1)从细分领域看,需抓好 IT 运维新领域应用大机会,比如 BSM,OAAS, DAAS 等新领域。
  • 2)从技术看,把握新技术运用方可引领未来,基于大数据的运维管理、SaaS 化运维等技术技术方向。
  • 3)从运维看,对客户资源有较强把控力的企业,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客户,在同质化竞争中打出差异化路线、并且以高的用户黏性和高的用户续费率源源不断地为公司创造价值并且产生现金流。
  • 4)综合地来看,在技术有领先优势、在细分领域深耕细作、拥有综合优势的企业将更有希望在 IT 运维转型升级领域中脱颖而出。
关注励石创投!